发展历程
温州体育运动学校历史悠久,其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温州少体校。1987年,在省人民政府的批准下,学校正式晋升为温州市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。历经多年发展,该校已成为浙江省五所重点体校之一,同时也是浙南地区唯一的全日制中等体育专业学校。学校紧随时代步伐,持续成长壮大,体育教育方面的进步也在不断加深。
管理体制
学校挂有两块牌子,分别写着温州体育运动学校和温州市九山学校。这两所学校由同一个管理团队共同管理。市体育局和市教育局共同负责它们的管理工作。这样的管理模式促进了体育和教育的结合,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保障,保证了学校在体育教学和文化教育方面的均衡发展。
办学层次与规模
学校的教育设施非常完善,包括了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九年级的整个义务教育阶段,以及三年的体育中专课程。同时,还拥有温州市第39中学的西校区。现在,学校设有37个班级,教职工共有232人,学生总数达到了1405人。在体育运动学校里,有29个班级,教职工199人,学生人数为1008名。学校规模宏大,人员配置合理,为教学和训练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。
教学模式特点
教学风格独特,培养了690名运动员。他们分别来自16个奥运项目和2个非奥运项目,包括田径、游泳、篮球等。我们坚持“体育教育共同管理”的原则,注重“读书与训练并重”的教育理念,推崇“体育与教育相结合”的办学方向,以及“体育与教育相互促进”的发展模式。这样做既确保学生在提升体育技能的同时,也没有忽视文化知识的学习,为他们的未来成长奠定了牢固的基础。
杰出办学成果
学校的教育成果斐然,孕育了一大批出色的体育人才。戴丽丽,温州诞生的第一位世界冠军,乒乓球领域的顶尖高手,是学校培养出的优秀典型之一。她在奥运会上表现出色,朱启南在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0米气步枪射击金牌,并打破了世界纪录,使温州首次赢得了奥运金牌;江钰源在北京奥运会上为我国女子体操团体赢得了金牌。自2004年雅典起,至2016年里约结束,该校所培育的运动员在各类赛事中屡次夺冠。
辉煌奖牌数据
学校培养的运动员在竞技场上屡创佳绩。他们中,有37位荣获世界冠军头衔,17位代表我国征战奥运,2位运动员摘得奥运金牌,5位选手赢得青奥会荣誉,67位选手获得亚洲冠军,更有506位选手夺取了全国冠军。这些璀璨的荣誉,彰显了学校在体育教育和训练方面的杰出成就,同时也鼓舞着更多年轻人投身于体育竞技。
温州体育学校表现出色,你大概能猜到它能造就多少杰出运动员?如果你觉得这所学校实力不俗,不妨给它点个赞,并把这篇文章传播开来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wanmatong.com/html/tiyuwenda/9813.html